引言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环境卫生问题日益凸显。为提升城市出入口环境品质,惠州市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。其中,惠民大道沿线的垃圾桶点撤并及路面硬底化工作,以及垃圾分类亭的建设,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举措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创新举措的背景、实施过程和预期效果。
背景介绍
惠民大道作为惠州市城市中心区的重要交通要道,其沿线市容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反映出惠州市容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。然而,长期以来,由于沿线村民倾倒生活垃圾的需求,35个露天垃圾桶点造成了垃圾随处飘洒、滋生蚊虫甚至散发恶臭的现象,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卫生和市民出行的舒适感。
实施过程
为改变这一状况,惠城区城管执法局从3月份开始,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指导汝湖镇开展了惠民大道沿线垃圾桶点撤并及路面硬底化工作。具体措施如下:
- 垃圾桶点撤并优化:将原有的35个垃圾桶点撤并优化为25个,减少了垃圾桶点的数量,降低了垃圾污染的风险。
- 垃圾分类亭建设:在南起中信大桥,北至广惠高速公路收费处路段两侧可视范围,科学选取地点建设垃圾分类亭。目前已建成13个垃圾分类亭,旨在引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,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。
- 路面硬底化:对惠民大道部分路段进行路面硬底化处理,防止垃圾堆积和污水渗透,提升道路清洁度。
实施效果
惠民大道沿线垃圾桶点撤并及路面硬底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:
- 环境改善:垃圾桶点撤并和垃圾分类亭建设,有效减少了垃圾污染,改善了道路两侧环境卫生。
- 市民素质提升:垃圾分类亭的设置,引导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,提升了市民的环保意识。
- 城市形象提升:惠民大道环境品质的提升,彰显了惠州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,提升了城市形象。
未来展望
为推动城市出入口环境品质提升,惠城区城管执法局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:
- 持续推进桶点撤桶改造: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垃圾桶点撤并及路面硬底化工作,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。
-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: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清理卫生死角,消除蚊虫滋生地。
- 加强宣传教育: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,提高市民环保意识,共同守护城市清洁之美。
结语
惠州街头环保新举措——创意垃圾亭,是城市环境管理的一次创新实践。通过撤并垃圾桶点、建设垃圾分类亭、路面硬底化等举措,有效提升了城市出入口环境品质,为市民营造了更加舒适、美好的生活环境。未来,惠州市将继续努力,将这一创新举措推广至全市,共同守护城市清洁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