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二十四节气,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,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,也深刻影响着我国传统农耕文化和社会生活。随着研学旅行的兴起,将二十四节气与户外研学相结合,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。本文将带领大家揭秘二十四节气,探索户外研学的新体验。
一、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内涵
1. 起源
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,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。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,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。
2. 内涵
二十四节气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,包括天文、气候、生物等多个方面。它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阶段,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生物现象。
二、户外研学新体验
1. 霜降节气:探索树叶变色的奥秘
- 活动内容:户外收集树叶,学习制作树叶书签,以收集、剪贴、拓印等方式,留住树叶的美丽。
- 地点:汉博宣研学基地
- 时间安排:
- 10:00-10:30 户外收集树叶
- 10:30-10:45 探索树叶变色的秘密
- 10:45-11:00 课间休息
- 11:00-11:25 制作精美叶脉书签
2. 云台山二十四节气研学游
- 活动内容:体验山水课堂的四季风光,探索云台山地貌变迁的奥妙,感受当地民风民俗。
- 地点:云台山
- 时间安排:
- 从2月立春到11月立冬,每周六、日开展活动
3. 惊蛰节气:走进田间课堂
- 活动内容:研学小组踏入田间课堂,合作挖穴、播种、培土,了解葛根、白花菜等植物的习性。
- 地点:云台山
- 时间安排:
- 惊蛰时节,每周六、日开展活动
4. 春日解码气象奥秘
- 活动内容:走进临平气象科普基地,学习气象知识,观察云朵、测量温度等。
- 地点:临平气象科普基地
- 时间安排:
- 春季,每周六、日开展活动
5. 农耕课堂
- 活动内容: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、演变及其与农耕生产的关系,亲手参与农耕劳作。
- 地点:城阳区夏庄街道河崖社区飨实农场
- 时间安排:
- 春季,每周六、日开展活动
三、结语
二十四节气户外研学体验活动,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让学生们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通过参与这些活动,学生们不仅能够增长知识,还能培养观察力、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