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活动背景
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此时,春雷始鸣,蛰虫惊醒,万物复苏。为了让幼儿了解惊蛰节气的特点和习俗,感受春天的气息,我们特开展本次主题活动。
二、活动目标
- 知识目标:了解惊蛰节气的来历、习俗和特点。
- 能力目标:通过观察、讨论、操作等活动,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。
- 情感目标:感受春天的美好,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、热爱生活的情感。
三、活动准备
- 知识准备:收集有关惊蛰节气的资料,如图片、视频等。
- 物质准备:户外活动场地、惊蛰主题教具、记录本、画笔等。
四、活动过程
第一环节:导入
- 教师出示有关惊蛰节气的图片或视频,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:“这是什么节气?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吗?”
- 幼儿分享自己对惊蛰节气的了解。
第二环节:主题活动
了解惊蛰的来历和习俗
- 教师讲解惊蛰的来历和习俗,如打雷、放鞭炮、吃梨等。
- 幼儿通过观察图片、视频等资料,进一步了解惊蛰。
观察大自然
- 带领幼儿到户外,观察春天的景象,如花草树木的生长、昆虫的活动等。
- 教师引导幼儿记录观察到的变化,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。
制作惊蛰主题手工艺品
- 教师分发材料,如彩纸、剪刀、胶水等,指导幼儿制作惊蛰主题手工艺品。
- 幼儿发挥创意,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惊蛰手工艺品。
分享和总结
- 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,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。
-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,强调惊蛰节气的意义。
第三环节:活动延伸
- 鼓励幼儿回家后,与家人一起进行惊蛰节气的相关活动,如放鞭炮、吃梨等。
- 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,观察春天的到来。
五、活动总结
本次主题活动通过观察、讨论、操作等活动,让幼儿了解了惊蛰节气的特点,感受了春天的气息。在活动中,幼儿的观察能力、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,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、对生活的热爱。